洗净的青菜晾在篮子里,灶头炖着肉,在等汤滚沸的间隙,在抽油烟机的轰鸣声中,我随时坐下来,让手中的笔在稿纸上快速移动。在写完这本书之前,我总觉得有件事没完成,再不做怕是来不及了。
《秋园》杨本芬
出生在1940年的杨本芬奶奶,在八十岁的年纪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沿着母亲的生命历程,写下了一家人的故事。
这两代人在生死磨难面前,家人命运相依,思虑不得自身沉浮苦乐,事事无小事,无物不珍惜。妈妈“秋园”仿佛一夜长大,长兄外出务工将省下来的工资往家里寄,大姐带养弟妹,十几岁的半大人儿带着细伢子俨然一个当家姐姐。生活硬是让人练出一身本事,共同经历铸成了家人相互间的理解与深情。
那些过早到来的生离死别,那些被迫接受的不公不义,那些为了彼此的退让妥协,让接连的两三代人,在生命未及展开的时候就走向“成熟”,甚至就此抵达尽头,多少委屈和酸楚在内心挤压堆积,有时候甚至连死亡的悲伤都来不及升起。就像杨本芬奶奶在她的另一本书《浮木》里,对弟弟幼年逝世时的场景描绘:
我似乎麻木了,心中似乎连悲伤都没有,甚至没为你小小生命的早逝而伤心哭泣。相反,我想着你总算解脱了,以后不用饿饭,无须体会饥饿等于活埋的滋味了。《秋园》这本书的力量在文字背后,它呈现出一种在艰难处境下,保有一份人性的坚持。守护一份良善的心意,靠坚忍绝处逢生。相比之下,杨本芬奶奶还是幸运的少数人,那两个世代的长者,多数没有这样的运气能听爸爸讲故事,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多数默默承受了生活的苦难,不知如何解释,只一味以家庭为本既奉献一切,也将一生的喜乐寄托其中。不同于停留在文稿中的描绘以及他者的想象,这些身处其中的长者真正经历着痛苦、折磨、恐惧、无望,好些事情总在闲谈时反复提起,好的坏的,仿佛得说上好些遍才能让久久蕴藉在心的情绪纾解开,幸福或痛苦,一事连着一事,说出的牵带着难言的,无言处最是动人。中国的崛起创造了胜利者,也带来了更多的失败者,他们要承受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失利,也有精神上的失衡,一个错乱的社会系统给他们的个人生活带来无穷的羞辱。“一天天的,不知道活了个什么。”一天晚上乘电梯时一位奶奶如是说,他们这一代人也渐渐走向人生终点,本芬奶奶的女儿章红在书本后记中说到,直到拿起笔救赎才刚刚开始,让人不禁想到那些没有执笔能力,也无法阅读的长者该如何安然地完成生命?也好奇那些在时代背景下出人头地的无赖恶棍懒汉骗子会怎样陈述自己的人生?又惊觉今天我们似乎多了不少拼图来拼凑良好生活,但导致这些苦难的成因却并未走远,也因此这些问题某种程度上还在代代相续,但我们还要继续吗?在此借用人类学教授袁长庚老师的一句话给文章做结:历史所能够带来的洞察力,不一定非得以教训或规律的形式生效,当我们被过往的记录拉回生命现场的时候,共情和共鸣也可以催生对自我处境的觉知。如果你看完文章觉得有所收获,欢迎给我打赏也分享给更多的人。